昨日,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,本市信用政策法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,与此同时,依托北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,进一步完善全市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等信息“双公示”机制,向“信用中国”网站及时报送了65万条“双公示”信息,并全部完成了190余万个市场主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转换工作。
据介绍,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,目前北京已建设了全市统一的信用联合奖惩信息管理系统,将公共信用信息查询嵌入到了市行政服务中心审批平台,初步建立各相关部门的协同机制。据不完全统计,按照已签署的联合奖惩备忘录,44个部门共同对安全生产、食品药品、互联网等13个重点领域列入异常经营名录的32.6万家企业采取了限制从事政府采购、限制取得政府供应土地、限制任职资格等18项惩戒措施,限制任职资格4724人次;21个部门共同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采取了限制出境、限制取得生产许可、限制融资授信等18项联合惩戒措施,已累计将156户次企业法定代表人列为限制出境对象,阻止26名代表人实际出境行为;将14.3万人次列入失信被执行人“黑名单”,实行限制乘坐飞机和高铁等惩戒措施,限制参与本市小客车指标配置1.4万人次。
目前,本市12个行业和领域建立了信用评价和分类监管制度,提升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和服务能力。其中,市国税局和市地税局持续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定,帮助815户纳税信用A级企业实现了与银行的对接,获得贷款42.8亿元。
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同时了解到,北京市在重点民生领域,政企联动,拓展社会化、市场化的守信激励措施推动信用体系建设。以旅游行业为例,8月28日,北京市旅游行业信用监管平台上线,各领域失信被执行人,将限制其入住星级酒店、参团高消费旅游,对接各项信用数据1.7亿余条,覆盖全北京44690名导游、2672家旅行社、281家等级景区、559家星级酒店等。游客可以通过“信用旅游”官方网站、官方微信以及政务移动端等多种方式查询相关信息,了解旅游行业企业和导游员的信用状况,有效识别“黑社”“黑导”。